1 1 1 1 1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读者天地 >

王波: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要这样阅读!

本站来源:王波 图情出版 发布时间:2019-09-19 14:31:43 点击量:


   【编者按】王波学长与我在武大和北大的求学经历相似,所以感觉总是很亲切。虽然没有太多的交往机缘,但是每次见到,他总是真诚地鼓励与提醒我们要写作要上进。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核心期刊主编,同时自己是一位有想法的学者,这些年他在“可爱的图书馆学”“阅读疗法”“图书馆员科研素养提升”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著书、讲学,他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赏析》中的点评真是眼光犀利,不仅说出这个活动好在哪,难能可贵地是能准确地指出不好在哪,让人受益匪浅。转自王波“书骨精”公众号,感谢作者授权转载。篇名为编者所加。(邓咏秋)
 

 \
回忆在武汉大学求学时的读书生活,我常常遗憾当时因为没有高人指点,投入太多时间阅读了许多如今看来不是那么重要的书刊。  
    一是青年杂志。因为那时初出农村,知识面狭窄,经常为来自大城市的同学们谈起足球、音乐、电影、绘画等话题的头头是道惊掉了下巴,希望恶补这方面的知识,《中国青年》《中国大学生》和各省的青年杂志恰好包罗万象,于是成了我课余消遣的重要读物,经常到图书馆横扫一遍。
    
二是文学期刊。那时我的理想是当作家,而且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想早点发表作品,趁早成名,用稿费改善拮据的生活。学习历史上的经典作家,下力大,见效慢,模仿时新作家,则可以尽快加入潮流,得到编辑认可,所以定期浏览《人民文学》《十月》《收获》《诗刊》及各省主要的文学期刊也成了我课余的主要功课。
    
三是朦胧诗作品。1980年代是新诗的黄金时期,武汉大学成了诗潮汹涌的校园,不仅有浪淘石文学社、樱花诗会等社团和活动推波助澜,校报副刊、校园展览也常常被诗歌霸屏,已毕业和未毕业的校园诗人中的佼佼者,被各种校园宣传机器连篇累牍地报道,成为一届一届在校生心中崇拜的偶像。在这种校园氛围下,我也成了诗歌学徒,常常流连在图书馆二楼阅览室的文学区,读遍了图书馆收藏的所有朦胧诗集,北大、复旦、武大、川大中文系才子们机灵、奇诡的佳作常令我惊讶不已、击节赞叹。 四是校友中的文学俊才的著作。要想成功,向离自己最近的人学习,无疑是一种本能和一条捷径,所以已毕业的武大校友中的知名诗人,如王家新、洪烛、李少君,同期在校的文学新秀,如邱华栋、李浔,他们的著作只要在校园书摊上出现,我必然会购买一本,反复阅读反复揣摩。图书馆里收藏的,自然也会认真淘选,一一拜读。
 
\

    可惜因为天资有限,我最终没能成为作家,在发表了少量诗歌和散文之后,我庆幸自己无比正确地评估了自己,果断地回归专业,读了研究生,成为一名在图书馆学领域孜孜以求的人。
    我承认,当年的阅读不是全无好处,它至少扩大了我的知识面,激发了我的想象力,让我养成了对精准表述和形象表达的追求,并且具备了某些技能。这些看不见的收获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我以后求职、工作的核心竞争力。


\
 
  
    但是站在年近五旬的年龄,回顾大学时期的阅读,我觉得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大学可以重读,我会指导年轻的我,这样读书:

\
   
    一是多读经典。经典就是听说过名字的书,到了图书馆,当有很多书摆在面前,选择一本听说过的就对了。听说过,说明很多人推荐过,是经过时间千淘万选的佳作。读历史,就先拿下《史记》《汉书》《三国志》等;读哲学,就先拿下《论语》《道德经》《庄子》等;读文学,就先拿下《诗经》《文选》《文心雕龙》等。这些基本的经典就是书籍家族中的爷爷、户主、族长,统领一切,生发一切,而且一书多用,比如《史记》既是“史家之绝唱”,又是“无韵之离骚”,还充满哲理,是横跨文史哲三界的超拔之作。
    世间的基本道理其实有限,就像数学、物理的核心就是几条定理,最要紧的原理都被经典阐发得差不多了。
    越早的经典,干货越多,老子、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轴心时代的圣贤所创造的经典,至今仍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后来涌现的书的子子孙孙,多数是从各种细分的角度对前人之见进行具体阐发而已。读经典就像是直取足金,读杂书就像是沙里淘金。哪种收获大,不言而喻。


\

\

    二是读罢一人是一人。以前读书,常常读选本,看完《鲁迅散文》,发现还有鲁迅谈读书、谈人生等无穷无尽的鲁迅著作,看完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发现还有梁实秋谈艺术、谈美食等各种各样的梁实秋作品,常常感叹这些名人怎么如此高产,写作的速度居然超过了常人读书的速度。
    
后来接触名人的全集,才发现名人也不是神仙,天资再高、工作再勤奋的人,生前定稿的完整的著作也是有限,全集中占较大比例的还是书信、日记等零散记下的日常文字。之所以他们的著作给我们留下难以读完的印象,实际上是好事者选取不同角度,反复摘编大师言论而已。
    
沉下心来,完整地读完大师全集,那些纷杂的选集便可再也不看。而且历史上具有旗手、枢纽地位的大师,被同时代的文士所包围、所引以为友的大师,数量并不多。以民国时期为例,前有蔡元培,后有胡适,读完他们的全集,可谓提纲挈领,民国学术界的大网如何编织,各种话题、各种辩论、各种学派、各种人才如何生发延伸,读者便可大致掌握,以此为基础,再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严复、张元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陈寅恪、钱穆等,便可以加深理解和印象。
    
学术界总是由大中心人物、小中心人物所构成,由大而小,读完几位中心人物的全集,便自然延伸到了读者所在的小领域。如此读法,读者的知识范围必然广博、知识基础必然扎实。读全集看似耗时较长,但一套读完,便可无视万千选本,再用到某处内容,只需凭印象查书即可,可谓一次读完,终生受益,真正实现一本万利。
    
少读杂书,多读经典和全集,我相信如果再上一次大学,按照这个方法读书,我会遇到更加完美博学的自己,这也是一位五旬学长对在校大学生的建议,或许偏颇,请大家择善而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