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阅读心语 >

山有木兮木有枝——《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二)

本站来源:作者:孙琪(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9-04-22 21:54:29 点击量:


 

 \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R先生并非一个完全彻底的花花公子。女主才十三岁时,就一眼而知R先生的双重人格,也许正是这双重人格对女主产生了致命吸引,让她无可挽回地沉迷沦陷——她“一下栽进了”她的“命运之中”,“就象跌入万丈深渊”。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爱情观,R先生的爱情观是无所谓爱情。他可以为任何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子着迷几天,当热情和激情退去,他根本不记得对方是谁。他谈不上对谁遗弃与玩弄,女人的情感与灵魂他并不想深入,他不相信爱情这回事,感情对他不过是玩世不恭的自由生活的拖累。而女主正好相反,十三岁就对R先生一见钟情,对他心心念念,摒弃杜绝任何与其他男子发生情感的可能,到死,二十八九岁,十五六年的时间里,心中只有R先生一人,“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爱你那一种。”两个“终极”相遇使这故事无限压抑悲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斯.茨威格的一部重要小说作品,这篇小说充分展现了作者细腻的心理描写能力。女主对男主十几年如一日地单恋,N多次的相遇、相见,几次的亲密缠绵,期间还为男主生养了一个可爱的儿子,而在男主的心里,女主完全是个空白记忆。这些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小说中,一切完全合乎人物情感性格、合乎角色逻辑地发生了,不得不让人佩服茨威格的写作技巧与功力。茨威格会讲故事,更能让人顺着故事疑惑、追问,最终让人心绪难平。
    为什么女主一直单恋着R先生,却并不向他表白呢?她本有着多次表白机会的。
    R先生对女主来说,一直就是一个秘密,一个无比圣洁纯真、比生命还至高无上的秘密。这个秘密在她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相同的意义,但却有着不同的不去或没有表白的理由。
    十三四岁,女主还是一个孩子,年龄、身份,和R先生的巨大差距,以及羞涩和自卑,让她深怕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笑话,又怎敢向他表白呢?!
    十五岁,因母亲改嫁而被迫要离开R先生的前夕,她不得不克服胆怯、焦灼与颤栗,她按响了他的门铃,要向他说明一切,但没有人开门,R先生不在家。她在寒风中、在冰冷的地板上等R先生到凌晨两三点钟,等来的却是R先生和一个女人的脚步和调笑声。
    十八岁,她回到了维也纳,见到了他,她对他日思夜想,心无旁骛地关注、挂念他的任何一条消息,一腔热忱,满怀心绪,却没有说出来。亦舒曾写道:“原来真的深爱一个人的时候,内心酸涩,什么都说不出来。甜言蜜语,反而说给不相干的人听。”何况,他并没有认出她来,他对她完全不知晓,不记得,认不出,这样的情感不对等,也让她语涩。但女主并无怨意,虽然意想不到地失望,只是让她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R先生没有爱情。女主了解R先生,深知他不想要任何负累,她了解他追求轻松享乐人生的习性,她虽然强烈地盼望R先生能有爱情,能够爱上她,但他没有,她也就不想让R先生猜到她对他爱情的秘密,她不想成为他的哪怕一丝一毫的自由生活的羁绊。隐藏还来不及,又怎会去表白?张爱玲的那句名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用在这里,让人无比悲凉地感到贴切。
    当女主有了R先生的孩子,照常人思维,女主可以母凭子贵,去向R先生说明和表白一切,但是女主没有,因为她不愿意让R先生对她的爱情产生一丝丝的怀疑,她也不愿意让R先生以为她是在以孩子为砝码向他索取,即使这索取是正当的,理所应当的,她也认为是对她爱情的亵渎。在她心里,他们的孩子就是另一个“他”,她有了他们的孩子,她的生活就满足了。
    女主最后一次与男主相遇,她不顾一切地与他在一起,可是R先生仍然没有认出女主,哪怕女主不甘心地一次次地提醒、暗示,R先生不但没有认出她来,而且,还塞给了她几张钞票,没有比这更让女主心碎的了。男主对女主完全没有记忆,无论是对人,对场景,还是对语言,因为女主没有一丝丝一毫毫地走进过他的内心。这时的女主,还有表白的必要吗?更悲凉的是,孩子无可挽回地夭折了,双重的绝望。
    十五六年来,女主一直深深地暗恋着R先生,为他疯狂、痴迷,为他摒弃其他任何爱情,为他受苦,为他生养了一个孩子,为了孩子过上舒适的生活,不惜去做高级妓女,又为他放弃婚姻而时刻等待着他的召唤。她的爱情纯粹无瑕,没有任何索取,不求任何回报,她不愿意给对方哪怕一丝一毫的拖累,心甘情愿地为爱情走向毁灭,她只是想在她临死前向R先生呐喊一次,为她这十五六年来的爱和灵魂呐喊一次。
    作为读者,我猜测不到R先生如果之前知道了女主有这样的爱,这样的经历,曾经为他生养过那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时,是否会爱上她,但是我却能毫不犹疑地判断,当他读完女主的来信之后,他再也无法继续以前那样激情而放荡不羁的生活了。一个人可以不爱,但又怎能不相信另一个人临死之前对他的呐喊?假如他听到了这声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他又怎能继续背负这他曾完全忽视的重负而轻飘飘地放荡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