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服务 > 书刊推荐 >

馆藏图书推荐-曾国藩智慧课

本站来源:图书馆李磊 发布时间:2016-03-29 10:33:52 点击量:


内容介绍
    曾国藩是谁?
    一介书生,却打造出了晚清最具战斗力的湘军,出将入相;长相平平,却成了世人极为推崇的风光人物;功高震主,令慈禧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他貌似笨拙,实则精明,他就是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为什么要读懂曾国藩?
    有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读透曾国藩这个人,研究曾国藩的成功谋略,学习其修身智慧、齐家准则、用人方略、处世技巧、为官之道、治军韬略,能为我们的人生和事业提供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本书深入剖析了曾国藩显赫人生的大智慧、大远见,详细解读了他的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之道,识人用人、持家教子之法,为官从政、领导管理之术,能给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帮助。
前言
    完人的念叨:
    曾国藩的大智慧与大远见
    出身于普通农家的他,没有超绝的资质,却一步步走上了晚清的政治舞台;没有过人的天赋,却挽狂澜于即颓,扶大厦于将倾;内忧外患之中,他将再造江山的重担扛上了自己的肩头;水深火热之际,他将清朝中兴的责任背在了自己的身上;他在世的时候,是人人敬仰的一位名臣;辞世百余年之后,他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完人”;
    他是谁?他就是曾国藩。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则道:“(曾国藩)足为吾人之师资。”但在人们眼里,曾国藩已不再是曾国藩,而是一个“成功”的代名词,一个传奇的引领者。
    其实,无论曾国藩声名多么显赫,人生多么传奇,他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人。倘若人们以一个多面的、立体的眼光去回顾他的一生,曾国藩就不单单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一个权倾朝野的文臣武将,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给予人们无数做人智慧的老者,一个参悟平常生活的智者。
    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曾国藩创造了让后世为之感叹的成就?是命运、机遇,还是个人孜孜不倦的一生努力?又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两大叱咤一时风云的人物对其做出了相似的高度评价?曾国藩的一生,又留下了哪些值得后人铭记与学习的珍贵遗产?这些,都是百余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
    纵观他的一生,出身于普通农家的曾国藩,没有超绝的资质,却一步步走上晚清的政治舞台,成为四大中兴名臣之首,死后被朝廷称赞为“学问纯粹,器识宏深,秉性忠诚,持躬清正”。这十六个字,是对一个完人的人生总结,然而曾国藩之所以受此殊荣,并不是因为他真是“修身齐家治国的中华千古第一完人”,而是因为他身为一个平凡人,却注意在平凡中突破平庸,力求做“一等人物”。
    曾国藩的事迹之传奇,引发了一代一代人对他的好奇心,诸多大家为他著书立传,写尽其故事,道尽其箴言。“中兴名臣”不仅仅是世人对他所作所为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最高评价。透过他亲笔留下的家书、家训、奏折和文辞,曾国藩的面貌、秉性渐渐清晰,原来这个成天喜欢教训子弟,一副智者形象的老者,既不是什么天将奇才,也不是什么人间圣贤。
曾国藩智慧课作者简介
    白君,文字工作者,曾参与了多本励志书的写作和策划,经验丰富,代表作品有《人生不过俯仰进退》《卡耐基教你情绪掌控术》《自控力》等书,深受读者好评。
曾国藩智慧课编辑推荐
    1.梁启超、毛泽东、蒋介石最佩服的“官场第一完人”毕生智慧结晶。
    2.解读成功学教父内圣外王大智慧,收获传承久远的中国式成功精髓。
    3.曾国藩说,圆融通透、左右逢源是人毕其一生要追求的境界。读透曾国藩智慧谋略,规划属于自己的成功人生!
    ☉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梁启超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毛泽东
    ☉父亲认为曾文正公对于子弟的训诫,可作模范,要我们体会,并且依照家训去实行。平常我写信去请安,父亲因为事忙,有时来不及详细答复,就指定《曾文正公家训》的第几篇代替回信,要我细细去参阅。——蒋经国
    \
    索书号       条码号           校区—馆藏地                书刊状态
    K827=52/235 1065606          兴安校区—影视艺术学院           可借
    K827=52/235 1065607          兴安校区—影视艺术学院           可借
    K827=52/235 1065608          兴安校区—影视艺术学院           可借
    K827=52/235 1065609          兴安校区—影视艺术学院           可借
   
   
注:以当天图书馆藏书实际情况为准,可咨询借阅室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