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斩获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
本站来源:搜狐读书 (李磊整理) 发布时间:2016-04-05 09:27:59 点击量:
原标题:登顶世界之巅!曹文轩教授获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
春风徐来,吹散冬日的严寒,也为我们从万里之外的亚平宁半岛带来了一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北京时间2016年4月4日20:50,意大利博洛尼亚当地时间4日14:50,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第53届博洛尼亚儿童书展开幕日当天公布了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获奖者名单。最终,来自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不负众望,顺利摘得这一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至高荣誉,实现了华人在该奖上零的突破!继莫言2012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的文学力量再次在世界面前展现了蓬勃的生机与无限的希望!国际安徒生奖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1956年设立,在全球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旨在奖励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
国际安徒生奖为作家奖,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此前曾有多位中国作家及插画家提名该奖,但从未有人最终得奖,而以《草房子》《火印》等众多作品被读者熟知的曹文轩老师经过评审会投票,从五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最终站上了儿童文学的世界之巅!
国际安徒生奖是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1956年开始设立的国际性文学奖,每两年举办一次,授予在世的一名儿童文学作家(1956年开始)和一名儿童插画家(1966年开始),国际安徒生奖以此奖励并感谢他们以全部作品为儿童文学事业作出的持久贡献。它是世界儿童图书创作者的最高荣誉,所以也有个外号叫作“小诺贝尔奖”。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的中国作家至今共有六位,他们分别是:秦文君、张之路、金波、孙幼军、刘先平、曹文轩。
并不刻意考虑孩子需求在中国文坛,曹文轩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作品被定义为儿童文学,但他并不为特定的儿童写作。多年来,他以“追随永恒”抗衡风云变幻的种种潮流,他甚至很少写当下生活。从《草房子》到《青铜葵花》《丁丁当当》系列,他的作品营造了让人耽迷流连的超脱于现实之上的文学世界,他的至纯至美的儿童文学作品赢得了无数孩子和成人的喜爱。
曹文轩回答道:“我在写作的时候,并不刻意考虑是为谁而写,主要考虑的是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它必须是一件艺术品。我的读者,大约有三分之一是成年人,三分之二是孩子。我很喜欢这样的状态。我是用了儿童的叙事和儿童的视角在写作,写的是儿童也可以读的作品,但并不是特意为儿童而写。在我的作品中,成年人能够感受到美学的境界,而孩子读到的是精彩的故事,被故事感动。我的作品的力量点在于“感动”,在于悲悯的精神。”
曹文轩曾在他最广为流传的小说《草房子》里这样写道:“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他的童年”。他也自认,是一个自觉使用童年经验的作家。他的作品有很多故事,都取之于童年。这些故事成就了今天的他。
童年对曹文轩来说,意味着永恒的精神故乡,意味着明净透彻温暖的记忆,当然还有饥饿与清贫。他曾这样回忆:没有吃的,母亲就让他从河边割回一捆青草,然后放进无油的铁锅中认真翻炒,做一盘“炒韭菜”。初二那年冬天,他穿的棉裤破了洞,破洞里露出棉絮,甚至还会露屁股,这使他在女孩子面前总觉得害臊,经常下意识地靠住墙壁或是树。
然而,童年的苦难却成为了取之不尽的财富,在曹文轩的笔下幻化成直指人心的故事。“《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我,《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我。”他这样告诉自己的读者。在这些故事中,苦难的记忆升华成了作家的悲悯之心。
曹文轩:让世界看到中国儿童文学
曾经,中国文学的苦恼是难以走向世界。近年,这种现象已有改观。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故事被译介到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里版权输出最多的一个。其中原因何在?如何看待苦难对于一个作家的意义?
曹文轩说:“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经受了太多苦难,我们的记忆里,总是翻动着那些过往,使我们的心无法安宁。想忘记它,但觉得是一种罪过。造物主也许是公平的,降下苦难的同时也给出了承诺——苦难会转化为财富。这些财富是超出我们想象力的。中国的作家是幸运的。二战以来,欧洲的社会形态很相似,许多相似的故事发生在欧洲不同的地方。但是,中国则不同,许多故事只能在这里发生,是独一无二的。我的《草房子》《青铜葵花》等作品写的是中国故事,故事背后却是人类主题。比如,故事中描写的父爱,任何国家的人都能产生共鸣,但是那样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却只能发生在中国社会的背景之下。我们必须将笔触探到人性底部,那里有共通的人性,有人类共同的喜怒哀乐、共同的向往和情怀以及共同面临的苦难。”
曹文轩的故乡位于苏北的水网地区。那片蓝天之下,水网就像大地上的血脉,滋养着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水,培养了曹文轩写作所需的想象力,影响了曹文轩的美学观,以及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在曹文轩的小说里几乎都有对“干净”的执著。“我之所以不肯将肮脏之意象、肮脏之辞藻、肮脏之境界带进我的作品,可能与水在冥冥之中对我的影响有关。”曹文轩说。
20岁那年,曹文轩的人生走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因为业余创作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缘故,他获得了作为“工农兵”学员推荐保送到北大的机会。在北大图书馆系学了1个月的图书分类法之后,他转到了中文系。大学毕业时,北大要他留校任教,曹文轩不干,回到盐城老家,结果北大一直按时给他寄发工资。一年之后,曹文轩回到了北大,“现在让我去哪,我都不适应了,只能待在北大。”在北大执教二十几年,曹文轩教出了一批如刘震云、陈建功那样的学生。如今的他依然活跃在讲台。
作为一个学者型作家,曹老师的创作涉猎很广,小说、散文、理论、诗,加上儿童文学,它们在曹文轩的心中占有怎样的分量?
曹文轩表示虽然没有写过诗,但诗性是有的。他很爱看诗,在写作中有时候会停下来看诗,找一种感觉。和同时代的大多数作家不同,曹文轩既是研究文学的学者,同时又是创作者。做学问和写作,就像是电视机的两个不同频道。在不同时期,侧重不同。在他需要打拼职称的时期,他比较着力于做学问。而今,我更多的时间投入在创作中。不过每年仍有不少文章发表在核心杂志,那些文章大多是我外出演讲时的演讲稿整理后,被杂志编辑拿去发表的。
是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写儿童文学?
并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写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写作需要特殊的训练,比如,儿童文学有特殊的叙事腔调,这不是轻易就能模仿的。儿童文学还需要特别精巧的构思和高超的讲故事的能力,因为孩子是最没耐心的读者。写成人文学的作家转而创作儿童文学成功的几率,远远小于写儿童文学的作家去写成人文学获得成功的几率。
曹文轩6月即将出版的最新长篇儿童小说《蜻蜓眼》以上海为背景,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故事?
曹文轩说:“很多年前我认识一个人,她给我讲了家族的故事,那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发生在上海。我在心里珍藏了二十多年,如今将它付诸文字,就是《蜻蜓眼》。我对上海并不陌生,童年因为要治病,我在上海生活了很久。这是一个只会发生在上海的故事。我相信它将是一部很重要的作品。”
明天是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公布的日子,曹文轩是首位进入五人决选短名单的中国作家,这是特别令人振奋的消息,祝贺他!中国读者对此充满期待。
曹文轩回答道:“自从短名单公布以来,我身边的作家、出版界朋友们都比我更激动。我想他们站在国家的角度,有安徒生奖情结、国家情结。我当然很在意这个奖项。不论是否能够幸运地获得奖项,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写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