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来源:国际传播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冯鸿翔 (警安校区) 发布时间:2016-06-03 08:53:39 点击量:
书者,世之大宝也。清·萧抡谓有言:“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见于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在许多人看来这种说法可能还有失偏颇,但对于世间众多爱书之人来说,却是鞭辟入里,恰如其分。所以,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于在下看来,无非有以下三个因素:于情;于理;于事。
毋庸置疑,读书是一种令人身心愉悦的精神享受。唐人王贞白于题<白鹿洞诗>中有云:“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如此看来,此人爱书,真可谓情之深意之切!怪不得连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家朱熹也不禁感叹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见于宋·朱熹<观书有感>)”于是,我们就可以说:读书在于陶情冶性,绝非我一人所言,此乃是世之爱书之人所共见也。
而对于读书的于理之处,著名英国文学家培根曾有过这样的说法:“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见于英培根<论读书>)”好一句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真可谓是冠绝古今,再无来者。是啊,对于整个人类而言,几乎所有的思想、知识、智慧都被先人们以书籍的形式沉淀了下来。换句话来说,书籍已经基本上代表了整个人类的最高智慧。所以我们经常会这样劝告朋友:“你有空闲吗?不如去读书吧!你很无趣么?不如去看书吧!你想进步吗?不如去读书吧!你想让人生更加充实么?不如去读书吧!”
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每一句能够打动人心的语言的背后,都蕴含着表达者独居特色的思想内涵,而纠其所得的,大多必然来自于他所观览过的书目。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其实并不仅仅在于网罗天下英才而为君王所用,更重要的是思百姓之所思,急万民之所急。纵观其主旨,并非是有些人所说要把书本当做牵制思想的工具,而正与此些人相反的是,西方文艺复兴时的知识分子,正是把刚刚传入欧洲的纸质书籍变成了解放思想的钥匙。
书者,世之大宝。文者,国之重器。那些闭目而妄言读书无用论者,于情,于理,于事,于实,细纠其疚,均可谓毫无立足之处。故有君子可得言之:何以读书,为陶情冶性而读!何以读书,为为人处事、自成高格而读!何以读书,为修身齐家治国平世而读!何以读书?世之观览如你我者,必有体悟。
(本文作者:国际传播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冯鸿翔 获得本届读书月活动征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