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读者天地 >

把读书铺展成生活的底色

本站来源:辽宁日报 发布时间:2017-03-10 08:46:01 点击量:

我喜欢在社科类书籍中发现自己。从题材浩大放眼人类发展演化历史的 《昨日之前的世界》《人类简史》《重返人类演化现场》,到如同散文般歌吟低回婉转的 《逝者如渡渡》《没有鱼的世界》《人类星球》,它们共同指向生命的秘密,揭示人类与其他物种、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虽然其中所涉的“科学”并无定论,各种书籍间的观点彼此碰撞矛盾,但它们带给人的思考却并不会因学术上的争议而有半分减损。前者是对生命意义的拷问,是对人从何处来,最终将走向哪里的思索,而后者是从宏观走向微观,是对具体物种、个体生命的关切与悲悯。
  我喜欢在文学类书籍中进行精神探险。文学需要语言美、形式美、意象美,但文学的意义绝不仅止于的美的表象,文章内容的奇、崛、险、特只能一时惊艳人们的眼球,却无法在时光中历久弥新。而唯有那些真正有内容、有思想,触碰到人类共通体验,对生死、情感、伦理、精神、信仰等命题进行探寻、呈现的书籍,才具备跨越历史、文化、疆界的持久生命力。2014年,我借《亲爱的生活》走进了艾丽丝·门罗的世界,她以最真诚的善意还原了被我们忽略的生活本身;借汤姆·拉赫曼《我们不完美》看到了有关媒体、媒体人的一个又一个真相,在我们不完美、生活不完美的表象之下,看到了太多深不见底的东西。
  我愿意拼挤细碎的时间,读一本本超越知识储备的书籍,让阅读的难度调动起休眠的脑细胞,在未知的领域里探险。这样的阅读无疑有几分痛苦,它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无知、浅薄,提醒我还有那么多的书要读; 但这样的阅读也是快乐的,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又有一个精彩的世界向我敞开了大门,里面奇异美丽的风景正等待着我去探险。阅读,让我在“知”的同时更加明了自己的“无知”。
  评价一本书的优劣,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我相信,记忆是公正的判官,经过时光过滤仍在记忆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的书籍,必有可圈可点之处。回望2014,在百余本书的阅读中,它们是我最深的记忆:
  最深情的日记——《圣坛之火》。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是我很偏爱的一位作者,从他的作品引入国内开始便一路关注,他的文章空灵曼妙,笔锋所经之处总能将心灵幽微处的细致体验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一切世俗之物经其灵魂之火淬炼,便有了一种圣洁的光彩。
  对苦难的超越——《死亡百科全书》。南斯拉夫作家丹尼洛·契斯,他的作品拥有比他的祖国更持久的生命力。在满地死亡的碎片中,丹尼洛·契斯不断发掘死之具象和抽象的意义,最终“用想象拯救了事实,抵抗了物理世界的时间”。
  在经济社会的花园里漫步——《蝗虫与蜜蜂》。作者杰夫·摩根以蜜蜂与蝗虫隐喻资本主义经济的两面性,在回顾过往经济运行规律,分析经济危机成因的基础上,探讨眼前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种种弊端,拷问“价值”“增长”的意义。该书的独特之处便在于作者超出了对一般经济现象的分析,引入了“幸福”“意义”等哲学命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现行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而在放眼未来时,设想出一条实现经济发展、民生幸福、生态和谐的发展路径。
  于我而言,每天都是读书日。我期待能与更多的好书相遇、相知,也希望我有能力沉淀下精彩的文字,完成对优秀书籍内容的再诠释、再解读。为阅读我愿将生活化繁为简,减掉不切实际的欲望,减掉无端的攀比之心,减掉可有可无的生活杂项,把阅读铺展成生活的底色,当生活至简之时,也正是生命最丰盈广阔之时。(胡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