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读者天地 >

徐小跃:让国学融入通识教育

本站来源:图书馆报 作者:徐小跃 (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发布时间:2018-05-21 13:20:00 点击量:

\

    一、为什么要进行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客观存在的内在要求。客观世界与人类社会是一个多样性、普遍性和联系性的存在,那么反映它们的“知识”一定是多样性与联系性的。所谓通识就是把反映客观存在的众多知识贯通、联通、打通。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实现自然与人文的贯通、社会与人文的联通古时与今时的打通。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也就是说,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很久以前就十分重视对天地万物之间普遍知识及其规律的探讨,它向世人昭示,《周易》这部经典实际上正是包罗和容涵了“天地之道”的这样一部百科全书。
    二、通识教育的精髓在于“通”
    中国传统文化或说它的知识教育就非常重视和突出一个“通”字。东汉王充说:“博览古今为通人”,“通人胸中怀有百家之言”。史圣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意思是说,要探究天人之间的关系,贯通古今的变化大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天人之学”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学问,又称其为“大学问”,举凡宗教、哲学、伦理、道德、文学、科学、艺术皆在其中。从中国天人之学的构建本身就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重视通识教育。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中国天人之学所强调的“天”与“人”的内在的关联性研究。《周易》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物相杂,故曰文”。意思是说,《易》书作为一部探求宇宙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著作,所揭示的规律既广泛重大,又详尽完备。既含有天的规律,也含有地的规律,还含有人的规律。兼合三画的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的象征而两两相重,就产生了六画的六十四卦。六画没有别的意思,也是象征天地人三才及其关系。阴阳物象交错间杂,变化有致,这就叫做文理。除此之外,在中国天人之学中更加重视天与人之间的德性贯通,即天人合德。值得注意的是,天人合德是天人之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征之所在。这一重要理念在《周易》这部经典中也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周易》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意思是说,以前,圣人创作《易经》的目的,是要用它来协调万物的特性和命运生成变化的规律。因此,就确定了阴阳的天道,柔刚的地道,仁义的人道。兼合三画的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而两两相重,所以《易经》就产生了六十四个六画的卦体。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绝对不会仅就天地自然谈天地自然,它一定为实现天人的贯通,天人的合德。具体的是将阴阳、柔刚与仁义紧密的联系起来。古人把“天地人”三种存在用一个概念表述叫“三才”,我们中国文化就是要实现三才的并立、贯通,所以说我们中国传统的教育非常重视和突出一个“通”字。
    三、通识教育推崇快乐学习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学习教育要解决好“知”“好”“乐”的问题。即认为学习教育实际上是存在程度不同的过程和阶段。具体说来,第一步,我们要对客观存在要有所认知;第二步,我们要对自己所认知的东西感兴趣并喜好它;第三步,我们要将学习教育视为一种精神、人生的教育,因而要快乐地应对它,接受它,运用它。知之、好之、乐之是一个逐步上升的学习教育的三个层次。《论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以说我们中国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和突出一个“乐”字。
    四、通识教育尊重每个个体
    通识教育要解决好开发、挖掘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和精神气质,即重视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使受教育者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独立探寻的精神,有独立挺立的人格乃是通识教育所欲达到的目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这种教育和教化。《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观点都体现在这三句话或三个理念之中。古人告诉我们,天地宇宙间存在的万物的本性都是天地自然赋予的,具体到我们人类,天地自然给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潜质,这就是“天命之谓性”;而万物以及每一个人如果能遵循和率顺着自身的本性而去呈现开来,这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道”的世界,这就是“率性之谓道”;我们每一位老师、校长都要清楚教育的对象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潜质,只有依顺、按照、遵循他天生的本性去教育,这才是真正“道”的呈现,才是教育和教化的真实内涵。这就是“修道之谓教”。用现在通识教育的话说就是要依据每个受教育者的特点、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性格要求,给予个性化的教育。这就是中国文化所讲的“性、道、教”的“三句教”之最深刻、最奥秘、最有意义的地方。之所在。中国传统文化把这“三句教”视为知识、文化、精神传播和教育的三大准则。所以说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和突出一个“道”字的。
    五、通识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人
    每位研究通识教育的人都应该懂得,通识教育的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在人格教育、人性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之上。每位老师、校长在教育的时候都不应或缺这一理念,无论你是教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每位老师在课堂和教学的过程中都应呼唤孩子的人性、呈现他们的良知,让他们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好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说,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最本质的要求和最终的目的让人变成一个好人。如果我们的教育最后不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好人,那就是失败的教育。我们传统文化告诉我们一个最为深刻的道理,即所谓亚圣孟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是要告诉人们,所有学问的本质规律及其目的是没有其他要求,如果说有的话,那只有唯一,那就是把我们每一个人不小心跑掉的良心找回来罢了。所以我们特别强调,我们每位教育者一定要懂得这一道理,继承、发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理念,千万不要忘了根本。要之,通识教育是人性教育,人生教育,人格教育是要超越“某种人”,并最终使人做为人而成为人的那种人的教育。如果我们只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某种技能的人,这就是忽视了教育的方向和宗旨矣。一句话,通识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的教育。所以说我们中国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和突出一个“人”字。
    六、通识教育不仅要“通”,而且要“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各文化中是最重视“全”的教育,这一理念在《中庸》中被很好概括,《中庸》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正是对全面教育的最好的诠释。我们教育、学习第一点要广博学习各种知识,以实现贯通各方面的知识;在博通的基础之上,还要审视,还要追问,以培养怀疑的精神,探索的精神;对所学的所有知识都应给予谨慎缜密的思考,做到学思并重,以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学习不仅是纯粹知识性的学习,而且更为重要的培养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善恶的道德选择能力,树立优良的品德;教育和教化不仅是知识和课堂的传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以及道德的实践。任何的教育如果不是实践性的教育那一定不是好的教育。要之,学、问、思、辨都属于“知”的范畴,也都是问题而不是答案,而如果要有答案,唯有“行”也,且是真正的不间断的行,“笃行之”,此之谓也。问题与答案的结合,就是知与行的合一。由此可见,《中庸》所论,是多么好的通识教育理念啊!所以说,我们中国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和突出一个“全”字。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正因为通识教育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如何呈现人性的大问题,所以当下的中国不可不重视也。如何做好通识教育,我认为途径有二:一是向西方学习,因为通识教育是与现代多元文化相适应的教育,西方人对此有很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二是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通识教育的资源。另外,还要重视对从事通识教育的人的通识教育。我们要克服当下教育分轻重,分快慢,分好坏的这种区分式的教育,因为这种区分式的教育恰恰是通识教育最要反对和超越的,它与通识教育的目的、宗旨相违背。我相信,随着我们的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力度的加大,一定能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