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阅读心语 >

风景之外——《日不落家》读后感

本站来源:影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李元琪 发布时间:2019-12-05 09:06:03 点击量:

\
 
 
作者:余光中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馆藏地:兴安校区图书馆A座113室


    最近读完余光中先生晚年的散文作品《日不落家》后感触颇深。一是余老晚年写作不辍,秉着“生命可贵,母语最美,不断学习”的人生信仰,这在书中完美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二是在我最艰难的时期,余老的这部作品充实着我每一个不曾起舞的夜晚,为最拼命的我留下深烙坚实的脚印。因此,我把我对余老作品的读感作为第一篇投稿文章,以此感谢先生为千千万万的读者亮起的长明灯。
    在片段“峰回路转,愈向上走山峰愈凉、愈冷,终于到了高处不胜寒的高山上,登山的人忽然解脱了下面的炎暑,只觉得自身已经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中,余先生给我们象征性地解释了人生在经受大风大浪、艰难险阻之后,仍然要学会忍受、享受孤独与寒冷的原因。所以,在余先生看来,人生不管在何时,都没有彻彻底底的轻松和永恒的快乐,因为:人,在不断向上走。
    在“而对于爱美的人,它更是矗立天地之间神奇的雕塑,但人为的雕塑哪有云海的变幻、日月的轮回?对于虔诚的人,它就是一座尊贵而壮丽的大教堂,青穹浩浩,众岳峥峥,不由心祷念造物之伟大,神迹之永恒。久矣未曾如此觉宇宙之无穷、生命之尊贵、岁月之从容”中,我深深感受到余先生心里所想所念。千山万水的跋涉,只有真正踏上旅途,努力靠近天空与大地,才能深刻体会那份难忘的刻骨铭心、荡气回肠的极致美好。
在“人既认为是万物之灵,又好登高望远,那就应该真正高瞻远瞩,负起宇宙的责任,善待万物”中,余老将人的思想领悟从个人提升到了全人类以及全地球的高远境界。这份心境和眼界实属难得。一次攀山经历,而余老却将攀山的过程化为自己的心路历程而焕然一新地表达出来。
    在“同一个善源为何演变成许多歧见和争端”和“就这么,一条河的生命突然临难,化成了两百多条激流,在粉身碎骨间各找出路,然后在深长的峡谷里,盘涡回流,红浆翻滚着白浪,脱胎换骨,便汇成了一道新河”中,本是描写一条河流在后来演变成许多支流甚至是凶险的瀑布,余先生却再次使用隐喻将自然景观换成了表述心灵活动的语言。这些句子把人心里的阴暗和一些曲折隐晦的黑暗面形象地呈现,将河流与人性完美契合在一起,再一次强调了人与自然共存共性的特点。
    在余光中先生描写自然风光的文字中,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到:在面对大自然的秩序和壮观时,人类很难做到置身事外、与世无争。生死的无常、祸福的无端、痛病的无奈,使我们不能不怀揣虔诚向上天借助更强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我们称之为“信仰”的东西。因此,在先生的指引下,我仿佛看到的不仅仅是旖旎的风景,还有先生亲手打造的崭新世界。这个崭新世界,似乎在等待着我用一颗跳动不止的热忱之心去探索,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