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阅读心语 >

满满——《青年电影手册》读后

本站来源:影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王雪慈 发布时间:2019-12-09 19:06:40 点击量:

\

作者:程青松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馆藏地:兴安校区图书馆艺术设计学院分馆
 
    《青年电影手册》是国内第一本以影评、导演对话、电影理论和电影创作与参展指南的专业性图书,以“网聚电影人的力量”为目标,关注新人的成长发展和中国电影商业与艺术方面的新浪潮趋势。本书的现任主编为程青松——电影编剧、导演、影评人、中国电影“金扫帚”奖创办人。
    初次看到这本书,我被它的外表吸引了。封面是贾樟柯导演和赵薇导演。两位导演是青年电影作品中知名度以及成就较高的。打开第一页才发现,外面的封皮是由一张大的纸张折叠而成的。打开大纸,发现上面是100位导演的人像和青年电影手册。可以说,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小惊喜。当认真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本书就是一个宝藏,一个属于电影爱好者的宝藏。
    本书集结了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作,采用对话式的结构书写。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作,意味着100个战战兢兢的开始,100个不知道未来的开始,也意味着100个梦想的开始。面对相同的提问,每个导演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们的答案带给我许多感悟。
    首先是贾樟柯导演。他的作品我都看过,对他充满了好奇。他的电影连着看下来仿佛是一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展史,从《小武》《站台》《任逍遥》到《三峡好人》《天注定》再到《江湖儿女》,每一部电影都有它独立的影像世界。当谈及在创作上贾导是如何起步时,他的回答是“写剧本”。他的第一个长篇剧本是《站台》。他自身是学文学的,但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是当导演。
    其次是陈凯歌导演。令我印象较深的是陈凯歌导演对于拍电影的看法。陈导认为电影是跟心灵有关的,不一定要跟技巧有关。拍一部电影都是拍一个实际不曾存在的世界。你创造出来,你就是这个电影世界的造物主,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上帝的角色,操纵、主宰、控制这一切,同时又要倾听它的声音;既要服从规律,又要服从自己内心的指示。
    最后是张艺谋导演。张艺谋的《红高粱》完成得非常出色。它粗犷、浓郁,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不难看出,张导的作品大都根据文学作品改编,并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当问及拿到一部好小说之后首先要做什么时,张导的回答是:要根据题材来定。首先讨论该怎么拍,要拍成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其次看人物。如果那个题材需要在视觉上造成相当强的冲击力的话,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100个导演有100种拍法,甚至你自己就有18种执导方案,但你到底选择哪一种,这要跟着内容走。电影风格、电影语言、执导手法,这些基本都要统一在内容上。
    以上三位导演对于电影的理解给了我深深的思考。从贾樟柯的作品中,我看到了很多边缘人物,这让我对独立电影有了新的看法。独立电影是边缘的,很穷困但不潦倒,很边缘还不时受挤压,但它的摄制、观摩、讨论是有趣的、先锋的。独立电影坚持直面中国社会逼人的现实,观察着中国社会中的边缘人物。从陈凯歌的谈话中,我对拍电影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电影是导演的艺术,也是综合艺术。电影与心灵相关,我们需要阅读书籍丰富自己的内心。从张艺谋的作品中,我意识到好文学对于电影创作的重要性——剧本是影片的核心。
    在《青年电影手册》中,导演都被问到了相同的问题:对第一次拍片的青年导演,你有什么建议?100位导演的回答,醍醐灌顶,令我受益无穷。我自己做了一些小总结。导演陈大明、贾樟柯、宁浩等都鼓励导演写剧本——当今的很多好导演也都是自编自导,科恩兄弟、昆汀、诺兰等都是编剧型导演。导演林育贤、李睿珺、薛晓璐等都建议先把剧本写好,强调剧本尤为重要。剧本要经过多人的阅读与修改,直到过关,再开始执导。导演孙周认为,如果想成为一个导演,首先要关心人,用心感受和人相关的一切事物。导演郑阔认为,拍电影永远等不到成熟的时机,学习电影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动手,自己写,自己拍,自己剪。经过这些阶段,就会发现自己的进步。导演谢飞认为,时代不同,条件与方式也不同。但是对自我才华的自信与开掘、对机遇的把握与坚持,是青年导演第一次拍片成功的关键。
   读完《青年电影手册》,我内心极为满足。这些前辈珍贵的经验需要我们认真阅读消化吸收。我坚信,有输入才会有输出,每一位出色的导演都看过上百部影片。在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对未来充满期待的自己,也看到了一个对当下充满焦虑的自己。同时,我也为自己定下了一些小任务……
   收获满满,任务满满,期许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