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阅读心语 >

会爱才是真爱——《陪孩子长大》读后感

本站来源:影视艺术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王楠 发布时间:2020-11-15 11:51:21 点击量:

\
 

 
牵挂是爱最痛苦的成分,我想或许爱的时候才会痛,痛的时候才能够感爱。                                   
                                                                  ——题记
\
本文作者:王楠
 
当时在图书馆只是偶然瞥到书名,随意翻阅了一下,立马对这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能由于从小生活在一个比较压抑的环境,童年并不快乐,甚至有些缺失,因此,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与这本书产生了不少共鸣。这是中国比较出色的家庭治疗师李子勋写的一本书。形式非常新颖,通过家长来信、李子勋回信的方式按照个案方式写成。透过家长的来信,我感受到了父母内心的细腻。为人父为人母的大人们,在孩子眼中看起来忙忙碌碌粗枝大叶,但他们亦有内心细腻的一面。他们也会洞察孩子的表情变化,情绪起伏。亲情浓于血。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其他动物一样,可以说是一种本能。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是渴望被爱的,只是他们渴求的方式各种各样;每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不过他们传达爱的方式不同罢了。
一位妈妈来信道,她两岁半的儿子特别喜欢玩滑梯,每次一个人也可以玩得很开心。当爷爷奶奶或者叔叔阿姨路过时,儿子总会停下来,回过头去。等过路人注意到自己时,他再从高处飞快得滑下去。当过路人夸赞他表现很棒时,他就会露出灿烂的笑容。来信的妈妈很苦恼:为什么儿子总是期盼得到他人的夸赞,总是想要过度展现自己呢?读了这位母亲的烦恼,我有一种暖暖的感觉。这个家长多细心呵!小时候,我的母亲大概也有这般顾虑,只是那时的我乳臭未干没有感受到罢了。母亲的烦恼虽然细小,但作者认真地回复了,大意是:孩子的内心也常常是复杂的,我们对孩子内心世界了解得非常少,却自认为懂得非常多,原因是我们处在强势,经常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孩子,逼迫孩子放弃天赋中的能力,让孩子努力学习如何与成人相处,学习成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孩子的内心是渴望得到赞扬的,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因此,父母应该多多鼓励孩子,给他们恰当的肯定,让他们更加自信。
还有这样一则来信。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孩子期望非常高,总是严格要求孩子。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内心期望值时,就会拳打脚踢。然而,这种方式并未奏效,反而适得其反更加糟糕。父亲越暴力,儿子也就越叛逆。父亲格外无助,不知如何是好。我非常理解这位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情。望子成龙,也是源于爱。但是一定要有度,不要“绑架”孩子,强加父母的梦想。教育并非注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种。父母应该做“点燃火种的人”。假若孩子稍不如自己的意就全盘否定孩子,孩子就会越变越“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肯定孩子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建议,孩子会越来越自信,终会走向广阔的未来。
《陪孩子长大》,解读成长烦恼,讲述沟通技巧。会爱才是真爱,不会爱是伤害。愿那些盲目、焦虑、从众的父母从本书中找到陪伴孩子长大的实用方法,做合格的、智慧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