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阅读心语 >

逆境中的生命——《隐入尘烟》观后感

本站来源:靳雨梦 国际传播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发布时间:2022-10-15 16:19:24 点击量:

 
 
 
一部电影能打动人的心灵,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电影能引起观众共鸣,使观众从电影中找到与自身相似的影子。这种影子不单是与电影人物经历的相似,也可能是某种场景的相似,甚至一个景物,比如说一棵树、一片麦田、一车苞谷……
《隐入尘烟》整整2小时3分钟,我看了一下午。开始并没有从评判者的角度关注细节,可能是泪点比较低,看几分钟就会哭一会儿,就这样看完了整部电影。电影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但给人的后劲儿挺大,让我喘不过气儿。
网络上对这部电影有很多质疑,说《隐入尘烟》是将中国的落后和阴暗拍给外国人看。看到这些点评,我只能说他们肯定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我们欣喜于取得的伟大成果,也应敢于直面新的挑战。不能歌颂苦难,但更不能无视苦难。我没去过西北的农村,更没体验过云贵那边的山村,我生活的农村,是县城旁边的一个村子,村里的房子要比马有铁家那种土坯房环境好得多。我承认生活中完全复刻电影角色的真实人物不存在,电影就是电影,并不是纪录片。电影是有戏剧性的,它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的。 
饰演马有铁的演员武仁林是一名地道的西北农民,没正式学过表演,在他身上,我更加感受到角色的真实感。之前看到很多评论说武仁林和海清的电影更像纪录片,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一种成功吧。电影中,马有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老好人。为了全村人的生计,被迫去献血,全村人道德绑架这个生活在底层又被家人抛弃的人。现实中很多人可能不大理解这类人,甚至认为马有铁们是有机会反抗的。我认为,生存在大环境中的马有铁们,身如蝼蚁,力量极其渺小,很多情况下是无法反抗的。即使反抗,也往往徒劳无功。顺从,大概是马有铁们最好的出路。作家李碧华说:人间是抹去了脂粉的脸,苍白、寒凉。人只有穷过一次,才会更加深刻体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老实人的朴实木讷是限制他一生的桎梏,也是“富户”刺进马有铁们身上的一把利剑。我了解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富户”集资,给出的利息比银行的高,村里人纷纷把钱存在“富户”那里。“富户”用这笔钱炒股失败,把剩余的钱分给了村里的无赖、村官、法院、自己。马有铁们去法院打官司。作为原告,没有律师,甚至面对被告律师的振振有词,有理变成没理,从沉默到颤抖。作为一个普通人,要维护自己的权利,有时候真的很难。如果没有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援助,马有铁们的合法利益将无法得到良好保障。 
“不提苦,却苦出天际;不说爱,却爱入骨髓。”所有的苦难,都会在爱中得到救赎。电影中,曹贵英和马有铁是对方的救赎。两个苦命人互相扶持相濡以沫,一起在田间地头劳作,一起孵鸡仔,一起盖房子,一起谈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秋收,日子充满了盼头。爱情不是浪漫和金钱的堆积,而是生活的陪伴,是两个孤独灵魂的相聚。爱情的形式有很多种,电影中的人物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出来。爱情始于心动,激情过后是平淡磨合。平淡才是爱情最终的样子。有铁给贵英的大衣,贵英怀里的暖水瓶,贵英手上的麦粒花,这些平淡生活中的温情片段,呈现了爱情的本来面目。罗家英在央视的《经典咏流传》现场朗读了他亲笔写给汪明荃的一封信:你剩半条命,我也剩半条命,我们俩合成一条命,相依为命,同心到老。在这凉薄的世间,总有一个人能让你找到希望,生死相依,不离不弃,深情地活着。 
“生于泥土,又归于泥土,变成了尘,变成了烟”,这是电影中的一段话,也是马有铁一生的写照,是他生命、爱情消逝的象征。电影不是所谓的歌颂苦难,在苦难中,也让观众看见了光和爱,以及作为人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