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源推荐 >

《狼图腾》:“旷世奇书”、精神盛宴

本站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5 10:36:04 点击量:

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够远征到欧洲?
        中国人性格里究竟狼的成分有多少?
        有狼的风景会带给你怎样的震撼与冲击?
         一部关于狼的史诗性著作,一部对中国历史进行独特解读的小说,一部可以给包括商界、文化界、学术界带来重大震撼的原创性作品,即日起连载。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雌化的今天,读到《狼图腾》这样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史诗般小说,实在是当代读者的幸运。千百年来,占据正统主导地位的鸿学 巨儒,畏狼如虎、憎狼为灾,汉文化中存在着太多对狼的误解与偏见,更遑论为狼写一部书,与狼为伍探微求真了。
      《狼图腾》是作者姜戎以其十一年蒙古额仑草原插队落户的经历为生活底子,以30余年的心血写就的一部反映草原民族精 神图腾的作品。诚如斯言,《狼图腾》是中国当代文学整体格局中的一个灿烂奇异的存在!长久以来,狼在自然界中以凶狠、残忍、狡诈的面目出现,因而古今中外 人类文化对狼的评价多持否定态度。而本书在对草原狼、进而对草原民族的精神图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之后,第一次大胆发出了崇尚狼图腾的声音。 
      《狼图腾》近距离描写了狼和狼发动的战争、生活和它们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狼一反常态,不再仅仅凶残而且还聪明,会在黄羊吃饱了撑得打盹时发动进攻;狼 也不贪婪而且会过日子,它们吃掉一部分猎物之后,会让剩下的猎物深藏雪窝,以备来年春荒;最奇特的是狼不再是传统思维定势中狡诈自私的模样,而是协同作 战、互相提携,作品中的白狼王则是这种团队精神的象征。而最初让作者对狼产生敬畏的,就是因为目睹狼群在急速撤退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草原狼军团古老的建 制和队形,完全没有鸟兽散的混乱。
        显然,《狼图腾》是作者站在理解狼爱护狼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赞美狼的立场上完成的,因为作者逐渐发现了狼精神更为可贵的一面。狼会为了找回同伴而不惜死 战,狼更会为了自由以命相搏,尤其是那匹失去自由的小狼艰难成长的过程,让读者在放大镜下,仔细看到了狼的真正面目:当它们对人类形成信任感时,一样会毫 无戒备地把自己最柔软的部分呈现在你面前,甚至心甘情愿地让你剪断它的獠牙!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是艰难的,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和他的 战友从敬畏而迷恋狼开始,到省下口粮桊养小狼企图驯化,在今天的读者看来,这是何等浪漫的草原生活,但这种浪漫的背后所反映的正是基于对民族性格不倦的探 索,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如果你真的以为《狼图腾》就是一部反映草原狼的奇书,那么只说对了作品的表象,实质上《狼图腾》更是一部反映草原民族精神图腾的奇书。作者以亲身经历图解 了这个马背上的民族为什么不去崇拜马图腾,却把狼作为自己的民族图腾,这不仅是因为在人---狼---羊---草原的生物链中,人处在最高位置,狼以其发 达的智商仅次于人,以毕利格老人为代表的草原民族在和狼的长相厮守中理解了狼,在最朴素的生存法则基础上懂得了自然界中人类和狼类相互依存的生存关系。更 为重要的是,作者在和狼的交流中透视出狼是真正的“不自由,毋宁死”的种族,“具有太多让人感到羞愧和敬仰的精神力量。没有多少人能够像草原狼那样不屈不 挠地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抗击几乎不可抗击的外来力量”!如此,草原狼虽然是草原民族的半个敌人,却同时是草原人精神上至尊的宗 师! 
      《狼图腾》在竭力理解草原民族精神世界的同时,力图挖掘华夏民族作为一个辉煌的农耕民族,为什么会在近代历史中,与世界发达国家渐行渐远的原因,这就使作 品思想性的品位提升到核能的级别。《狼图腾》认为草原民族的彪悍来自于狼精神,而华夏农耕民族恰恰缺少这种开拓进取和团队奋斗的狼精神,作品甚至把狼精神 看作人类进步的动力,为大规模的灭狼和草原民族游牧生活的改变不平,预言人类将为此付出代价,猜想中华民族今天的落后缘起于狼精神的灭失!这是完全不同于 我们多年来形成的一种人类进化理念。正是由于这种不同寻常的阐释,《狼图腾》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重视,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海外发行。尽管在笔者看来,作品对狼 与人类进步的关系解释得有些牵强,但是这种探索和突破,却仍然引起我们深深的震撼和思索,因为狼精神的作用虽然被放大了,但是华夏民族作为悠久的农耕民 族,民族性格中缺少狼样的开拓进取和团队精神,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想,在荒凉的知青岁月里能够长期坚持下来,一定是野性勃勃的小狼在精神上给了作者无限的支撑。当小狼和作者额鼻相碰的那一刻,当小狼满不在乎地让作者夹 断自己的獠牙,当小狼把肚子亮给作者享受人类温柔的抚摸,当长大的小狼为了自由而死的时候,在那一刹,我相信作者的确见到了真正属于自己内心的狼图腾! 
       三十年之后,作者又回到额仑草原,正是这次回归,作者以自己的狼图腾重新审视了草原民族和汉民族民族性格的区别。他认为早期汉民族的血液里同样充满“狼 性”,正是这种狼性才推动了华夏民族的进步,但是汉唐以后,华夏民族却走上了温柔敦厚的“羊性”道路,与此相反的是西方民族走的是一条野蛮狼到文明狼的道 路,在狼和羊的碰撞中,撞翻的当然是羊,华夏民族逐渐式微直至到近代被淘汰,也就尽在情理之中了。尽管华夏民族的龙图腾也许和草原民族的狼图腾有着内在的 联系,也许在最初的阶段是同一种图腾,但是岁月的长河把龙图腾异化演成一种独裁和专制的象征,使龙图腾失去了狼图腾的内涵,这在实际上反映了民族性格的埋 没。虽然我不能完全认同这样的见解,但是,我同意作者通过《狼图腾》得出的结论:只有抽掉中华龙图腾中的封建帝王专制精神,而重新“注入”狼图腾自由强悍 的进取精神,未来的中国巨龙才有可能真正腾飞,飞向全球,飞向太空,去为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开拓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狼图腾》是作者通过和狼性的对比,对于民族性格的探究,是研究民族性格对民族发展作用的作品。从戊戌变法以来,不计其数的仁人志士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 民族落后的原因和振兴之路,《狼图腾》就是这样一部严肃的文艺探索作品,忧国忧民的思绪溢于言表,如果你也在思考华夏民族的振兴之路,那么,我敢断言《狼图腾》就是一部非读不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