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来源: 影视艺术学院2015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牟艺伟 (兴安校区) 发布时间:2016-06-03 11:10:18 点击量:
起初了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的“人生三境界”时我就非常喜欢,他借用三句表达儿女私情的诗词,却巧妙地讲出做学问的境界,并且一语中的。
这第一重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浣溪沙·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意表达的为孤独之感,而这里王国维大师表达的却是对人生的迷茫。第二重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原意表达的是为“春愁”所折磨的渐渐消瘦也绝不后悔。这里所指的是有了目标并为此愿意付出一切。第三重境界相信是大家最熟悉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原意是“我”寻找那人千百次,不经意间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零星处。”在这里指的是努力追逐目标,不经意间就实现了。这三重境界中,我个人最喜欢第二重,因为它就像是一个过程,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对待感情,都应该有这样一种精神。
我向来也很喜欢读书,凡是好的有意义的书,来者不拒。高中时期,尤其喜欢古文。古文读起来确实拗口且晦涩难懂,但是它确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了极高的境界,熟读理解后,最容易被其感触,引起共鸣。在古文长河中,我最爱的是元曲,它如同现在的小说又超然于小说,形似剧本又脱俗于剧本。说它是古文的一种,倒不如说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众多元曲名家中,我最寄情于郑光祖的作品,它的写作辞藻俊美,王国维赞其代表作《倩女离魂》是“此种词如弹丸脱手,后人无能为役。”然而不同的时候读书的感受和状态也是不一样的,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读书也应当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为:“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这是出自于谦《观书》里的一句诗。这里所指也正如诗的本意,书卷就好像多年的老朋友,从早到晚总是离不开它,表达的是一种对书的喜爱之情,认为读书是快乐的。这其实也是一种对待读书的态度,是最基本的,只有喜爱读书,才会去读书。第二重境界为:“好读书,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这句话原意为:喜欢读书,并不会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只求理解其要领。有的人会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读书就该认真,读懂每一字每一句。但我觉得“求甚解”是最基本的读书形势,普遍人都会这么做,而“不求甚解”是将书读到一种境界,也只有读过够多的书才能做到领会书中的要义。我们现在学习也是如此,老师往往要求我们要理解知识,不死记硬背。其实我们自己也会在学习中发现,理解了的知识往往更容易被记住,而且可以学以致用。第三种境界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原意为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在这里主要指阅读时身临其境,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书中,仿佛自己就是书中的人物,或者自己就置身于书中的情景之中。在深度一点就是自己的感情能与书要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内涵。
这仅是我自己在读书时的领悟,或许并不能对每个人都适用。当然也有人不喜欢读书,认为读书无用。在当下社会,读书的用处确实不如之前体现的明显,有的人读书不多却活得很好,有人的读书很多也会穷困潦倒。但不可否认的是,你可以说读书无用处却不能说读书无益处,读本好书陶冶情操升华情感,总是好的。不然曾经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不会坚持每年读50本纸质的书,中国首富马云更不会说出“创业者不怕书读的不多,就怕到了社会上不读书”的话了。
(本文作者:影视艺术学院2015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牟艺伟 获得本届读书月活动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