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读者天地 >

徐小跃:图书馆与人文精神

本站来源:图书馆报 作者:徐小跃 发布时间:2018-03-19 16:26:31 点击量:

不管如何定义和描述图书馆,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图书馆既是文化的承载、传播、发展之地,也是有文化和向往文化之人的汇集之地。图书馆是文明与人文的象征,是一个与“文”紧密相连的神圣之地。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什么是中华人文精神?回答这一问题,我认为一定要紧紧扣住“人文”这个概念所要表达的意思及与此相关的问题是什么,换句话说,对中华人文精神的概括和总结,一定要在“人文” 概念的原始义和经典义上来进行,否则都会游移其外而不得要领。
    我对“中华人文精神”的概括是:归止文明的方向;归止至善的目标;归止做人的道德;负起化成天下的责任;力行“四为”的情怀。
    具体阐释如下:
    其一,“归止文明的方向”。这一文明的方向是代表光明和美丽的方向。《周易》中解释“贲”卦时说道:“文明以止,人文也。”此卦的卦象是“下离上艮”。离为火,表示光明和美丽;艮为山,表示安止和归宿。意思是指,人应该朝着和安止于光明和美丽之境也。这一光明和美丽的方向就是心性的方向,谓之心性的文明,而能够归止和安止于此的就是“人文”。
    由此可见,“人文”概念与“文明”概念形成了内在的关联性。概括而言,“人文”精神是指能具有向着光明美丽这一“文明”之境归止和安止的情怀。简言之,中华人文精神是指人要有方向。
    其二,“归止至善的目标”。这是在具体回答什么地方是光明美丽的文明之地这一问题。儒家认为人文所要归止的文明之地就是“至善”。“止于至善”(《大学》语),此之谓也。所谓“至善”是表征超越善恶,人之为人的本来状态,在儒家看来就是“良心”。而在道家看来就是“道心”,在佛家看来就是“佛心”。
    这只是三家对人之为人的本来状态的不同表述而已,如果选一个共同的概念,那当然就是“初心”。而这一“初心”正是构成人之为人的那个被孟子称为的“几希”。“几希”就是“良心”,“良心”就是“至善”。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与“止于至善”以及“良心”的内在关联性。简言之,中华人文精神是指人要有良心。
    其三,“归止做人的道德”。这是在具体回答和解决至善和良心表现在某个人的身份和角色的归止和安止于怎样的道德之上的问题。《大学》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也就是说,只要归止和安止于“仁敬孝慈信”这些道德,那么就表示你归止和安止于至善了。
    由此可见,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保存有良心以及各安不同的身份应归止和安止的“仁敬孝慈信”之德行。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与“归止做人的道德”的内在关联性。简言之, 中华人文精神指人要有道德。
    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先贤,富有智慧地概括出“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耻”,真正具有人文精神,一定要有这十德。所以说我觉得什么叫“人文精神”呢?按照这些美德去做的人,就是人文精神。
    其四,“化成天下的责任”。人文的精神是体现在它要实现和达到“化成天下”的目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语),此之谓也。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与“化成天下”的内在关联性。大家应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出的“天下”概念不是指地域或空间意义上的全世界,而是指“文明”总和的那些要素。
    “化成天下”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净化心性,变化气质,淳化世风(我称其为“三化”),成就道德,成长生命,成全人格(我称其为“三成”),和谐社会,和谐自然(我称其为“两和”)。也就是说,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当肩负起“化成天下”的责任。简言之,中华人文精神是指人要有责任。
    其五,力行“四为”的情怀。这一“四为”的情怀主要是指北宋张载, 也即张横渠那四句名言,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简言之,中华人文精神是指人要有使命感。
    综上所述,归止文明的方向,归止至善的初心,归止做人的道德,化成天下的责任,践行“四为”的使命以及能“依仁游艺”以实践“文以载道”等构成了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这里值得强调指出的是,弄清了什么叫作中华人文精神的功用以后,就可以知道所谓真正的“人文学者”和“文化人”主要是就他的精神和情怀而言的,“文化”或“文化者”首先必须解决的是“人文”素养、精神的“定性”“定位”问题。如果自身缺乏“人文”的定位和定性,即不“文明”,不“光明美丽”,那么“它”的作用和效果必然是呈现“负面”“消极”“黑暗”“丑陋”的。
    有鉴于此,如果要使更多从事一切文化建设的工作者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文”者,那么,首要和根本的问题是要使他们具有人文精神和情怀,要推进全民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提升,图书馆在这里应该能发挥它的特殊作用。图书馆人一定要明白,读书不仅仅是增长知识。
    我提出读书的目的是:第一增长知识,第二开启智慧,第三净化心性,第四变化气质,第五成就道德,第六成长生命,第七成全人格。把这七句话总结成一句话,最通俗的是,你通过读书,你通过来图书馆,不管是看展览、听讲座、看电影、自修,所有一切要使你变得更好,这是读书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图书馆人工作的意义。
    做图书馆工作,实际上都是在做学问。这个学问是什么? 做到最后的目的是什么? 你自己首先要将读书和工作与自己的生命打通,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人。然后一定要让来我们图书馆读书的人成为好人。我们一定要坚持人心向善、与人为善的初心。我们办图书馆,一定要有人文精神,有了此种精神你才能肩负起以文化人的使命。
    任何一种精神如果不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那必将是一种空洞的口号而已。为了将人文精神贯彻和落实到我们南京图书馆的各项实际工作中,我提出了一个“四面”论。
    具体来说,领导和指导我们工作的是各级文化部门,他们是政策的制定者,是中国文化事业的引领者,所以在图书馆的建设中,首先应该按照上面的指示精神做好各项规定工作, 与他们一起去做以文化人、淳化世风的工作。这是贯彻上级指示的政治工程, 我将此概括为做好工作的“上面”工程。此其一。
    在我看来,在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中要始终对我们的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员工给予各方面的关怀。具体说来,就是要力图把全体南图人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身体健康、家庭和睦以及每个人得到尊严式的对待当成你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说得再通俗些,你的工作绝对不能眼只向上面看而不重视对自己员工的关爱。这是注重职工的生活工程,我将此概括为做好工作的“下面”工程。此其二。
    如果你有了热爱文化、敬畏经典、普惠大众的心与情, 你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图书馆的各项事业中去。你会精心地采书,会小心地护书, 会认真地去做好一切服务读者的事情。我对我们地员工经常说,要对读者做到“四个点”,即耐心点、主动点、热情点、和蔼点。我对惠民的理解就是让来图书馆的读者读到想读的书,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尊重,感到舒心满意。这是注重外在的服务工程,我将此概括为做好工作的“外面”工程。此其三。
    根据我在图书馆工作的经验, 要做好图书馆工作,除了要做好采编、典藏、展览、研究等工作以外,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为读者提供书籍的借阅工作上。而要做好图书馆的这项主体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一句话,服务水平。
    在这里所谓的服务是一个关涉到文明程度的问题。应该承认的是,目前就我国的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来说,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着实不小。如何提升图书馆人的整体素养乃是今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这是一个软实力的问题,往往会被一些人所忽视,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始终应着力抓的大事。
    在历次图书馆的评估当中,尽管有一些关于服务方面的指标,但更多的还是集中在评估能够看得见的项目之上,这显然不行。有鉴于此,我们南京图书馆将提高服务质量放到我们工作的中心位置来抓。而要抓好这项工作,对员工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会告诉大家,所有对读者表现出的耐心、主动、热情、和蔼,其根本在于我们要有一个“爱心”。爱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的“爱”,我将其概括为六句话,十二个字:有心,有情,给予,尊重,分享,宽容。要时刻提醒我们的干部职工注重净化心性、变化气质、成就道德的修养。这是注重内在心性的修养工程。我将此概括为做好工作的“里面”工程。此其四。
    以上也是我对如何做好南京图书馆工作所概括的“四面”论。而这一理念一以贯之地践行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